谈到教育工作经历,高中部刘露涵老师形象地用“三重境界修行”来形容,从一开始的被动接受到躬身入局,再到如今的主动求变,刘老师在语文教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历练沉淀,锤炼技能,形成自己教学的风格,在点亮学生的成长道路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价值的实现。
刘老师用两次“依标教学”好成绩的蜕变历程书写着青年教师的成长密码。从初次参赛时青涩的“二等奖”到2024年斩获一等奖,她将学科组前辈的指导淬炼成自我激发的动力。在师生相处中,她经历了从“刚直管理”到“平等对话”的转变,在她的引导下,曾经桀骜的男生们如今也学会了体察老师情绪的变化,师生间的沟通越发顺畅,给教学带来了更多主动。
作为语文老师,刘老师对文字的细腻感知也延伸到了对生活镜头的捕捉上,工作闲暇,她喜欢穿梭于锡城的各处地标、文化场所打卡,记录生活点滴。因此,当有学生用心对待她布置的vlog打卡作业,甚至用镜头语言讲述她心中的江南文脉,她比自己拍了一个好片子还要有成就感。
30岁生日那天,她记录下华天校园晨曦中的操场、午后的光尘、黄昏时教室窗棂投射的光影。这些被剪辑成诗的日子,最终都化作课堂上解读诗歌的鲜活教案。刘老师说,她很喜欢舒婷的《致橡树》,也是希望女孩子们都能像木棉树一样蓬勃生长,积极生活,自立自强,永远是女性一生的课题。
大家好,我是徐艺玲,教授国际物理课程,至今已有八年的教学经验。我始终相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启发和人格的塑造。
我特别喜欢阅读小说。可能大家觉得物理教学和文学作品是很不相关的,但实际上,文学作品中的科学史叙事,能还原物理定律背后的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并非冰冷的公式,而是充满人性的冒险。比如在学习天文学、电学、力学等领域一些抽象概念的时候,我会借助戏剧《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等相关文学作品的描写来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觉得物理和文学是相互交融的,科学和哲学的思辨也能帮助他们找到一些看世界的不同角度。
我也爱好写作。我很认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者林奕含的观点,“书写是另一种活着的方式。”现实是充满逻辑的,不能回头的,但故事不是。小说创作可以释放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像搭积木一样构建一个“新世界”。角色的塑造是其中最妙的地方,我不仅需要代入主角视角来思考剧情,也需要进入边缘群体、甚至反派的内心,这让我对很多现实的事情有很大的包容度和共情力。
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对我影响很深。她在文中探讨女性的经济独立、思想自由和创造性表达。她提出的问题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女性如何在职场、家庭和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尾声的一句话,也想用它送给所有的女性,“不必匆忙。不必火花四溅。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以心润心,用心守候,在华天校园,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的一切都散发着治愈放松的气息。负责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文学静老师,人如其名,工作中的她文静亲切、不疾不徐,倾听缓解学生的各种小情绪耐心而细致,是学生们离不开的心育“班主任”。
文老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11年,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她见证了同学们心理状态从幼稚青涩到积极稳定的转变过程。人格的健全发展远胜过分数的意义,正因为如此,一些得到过文老师鼓励陪伴的学生在毕业后还会专程回校看望她,“学生来看我,说明她真心认可我的付出,这远比任何礼物都让我高兴!”
运动能释放快乐多巴胺,也是心理老师的必修课。文老师安静平和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热爱运动的心,在大学期间,她曾经获得过所在学院的羽毛球混双冠军和乒乓球女单亚军,华天女教师隐藏的实力果然不可小觑。闲暇时间,在锻炼身体之余,她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挑战,通过对专业领域未接触过内容的尝试和学习来精进职业优势,始终让自己以良好充沛的工作状态做好学生们的“知心人”。
学生心理工作任重道远,“我要把学部安排给我的每一节心理课都用好上好。”文老师根据学生们的爱好特点定制校园文创奖品,精心构思每一个教学环节缓解他们的压力和情绪。工作放松的间隙,文老师喜欢看窗外的一株粉海棠,鲜艳的颜色仿佛涌动着无穷的生命力,心育工作也正是需要这样的精气神,用专业与温度,守护更多年轻的心灵次第开花。
“HUA样教师团”不仅是讲台上的引路人,更是孩子们眼中的星辰大海。华天双语始终致力于为每位老师提供个人发展的舞台——无论是教学能力提升还是生活关怀,愿每位女神都能在忙碌中收获自洽,在耕耘中绽放光彩!
Copyright © 2024 无锡市华天双语学校 保留所有权利。 苏ICP备05011929号-2